一、“宁方勿圆”不是构图死板,而是拒绝媚俗
摄影中的“方”,不是几何形状的“方”,而是一种态度——敢于立场鲜明、结构坚挺、有分寸、有棱角。
举例一:街头摄影
拍摄陌生人,一些摄影师会选择用长焦远拍取巧,让画面“温和而圆润”,但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,往往是用28mm靠近人群,直面真实、充满冲突与秩序感的画面——这就是“方”。
图片
比如森山大道的作品,画面粗粝、高反差,但每一帧都锋利如刀。
图片
举例二:风光摄影常见的构图是“对称平衡、湖面倒影”,圆润、讨喜,却千篇一律。
不如试试“偏构图+边界切割+对角线张力”的方式,哪怕不对称、不舒适,也能唤起观者的注意力。
安塞尔·亚当斯的山石构图,就常常运用“硬朗的结构感”强化自然的力量。
图片
二、“宁拙勿巧”不是技术低,而是表达诚实“拙”不是没技巧,而是不显摆技巧;
“巧”不是坏,但过分的“巧”,容易变得油滑、套路、空洞。
举例一:人像摄影
很多人追求“肤白貌美”的滤镜模板,但真正动人的人像,是留下岁月痕迹的那种。
老人脸上的皱纹、农民晒黑的皮肤、孩子鼻涕未擦的瞬间——这才是“拙”的美。
图片
纪实摄影大师尤金·史密斯的作品,常用自然光与暗部表达情感,从不刻意打光或修饰。
图片
举例二:日常静物当别人拍咖啡、拍甜点时,总要布景讲究、颜色搭配精巧,但你完全可以在普通的厨房灯光下,拍下一块刚出锅的面包、炉火未熄的烟雾,这样的“拙”,比一切滤镜更打动人。
图片
三、这八个字,也是一种反“流量审美”的姿态当前图像平台上的摄影趋势,越来越趋同:
构图雷同(中心构图、美图滤镜、对称审美)
色彩雷同(橘蓝调、奶油风、赛博感)
内容雷同(拍花、拍猫、拍网红景点)而“宁方勿圆,宁拙勿巧”,恰恰是对这种媚俗、公式化审美的一种反抗。
真正的摄影,是表达你的所见所感所思,不是模仿模板。
图片
四、在创作中,如何实践这八个字?
1. 放弃对“完美构图”的执念
可以故意剪裁人物局部、留出大量留白
图片
可以让边缘有杂物、天空不干净
图片
比起“干净好看”,画面有“呼吸感”更重要图片
2. 让技术为表达服务,而不是反过来
不为了炫光斑而追光,不为镜头虚化而刻意拍特写
图片
适度使用对比、锐化、饱和度,不过度修图是“拙”的体现
图片
3. 面对“不好看”的现实,也敢于拍下来
潮湿的墙角、雨天的背影、老旧的物件……
图片
“不完美”的现实,往往最动人,也最真实
图片
4. 善于用笨方法做深表达用手机拍摄日记,用同一个角度记录窗外四季
图片
用固定镜头拍生活细节,不靠炫技,用“钝刀子”慢慢雕刻生活
图片
五、八个字背后,是一种“审美人格”的建立
1、宁方:有原则,有取舍,不随大流,不讨好
2、勿圆:不流于形式,不追求“安全”画面
3、宁拙:真诚、不掩饰、不粉饰
4、勿巧:不炫耀、不投机、不制造“视觉陷阱”这不是一个技术派的问题,而是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创作者的问题。
图片
六、摄影的高级感,来自“不完美中的真实力”
拍照不难,难的是——你拍下的东西,是属于你的。
如果你也开始在构图中不追求对称、在修图中拒绝过度、在画面中保留一些“丑”与“拙”……
那么,恭喜你:
你已经不是在“拍照”了,而是在做摄影;
不是在展示技巧,而是在表达一个站立起来的灵魂。
图片
下次拍照的时候,不妨对自己说一句:
“我宁方勿圆,宁拙勿巧。”
这将是你创作路上,一句指引,一种清醒,一把尺子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